铁矿石市场方面,由于三季度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下降,引发铁矿石自7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然而,从铁矿石三大矿山的产出来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减产计划。
从产业长期变更来看,钢铁行业在环境治理力度加大、GDP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的背景下,对铁矿石需求增速下降。当然,由于三大矿山依托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不排除由于中小矿山退出市场而形成矿山垄断性涨价的风险。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麦安哲(AndrewMackenzie)表示,尽管必和必拓主营的大宗商品在2014财年经历暴跌,但公司依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可支配现金流的稳定,用以偿还债务、向股东分红以及进行投资。2014财年,必和必拓还通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EBITDA率达到50%,远超竞争对手淡水河谷和力拓。
麦安哲指出,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会继续影响铁矿石市场需求,从而引发铁矿石价格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对钢材的需求将支撑铁矿石市场。此外,麦安哲还将中国粗钢产 量峰值的预测数据进行向下修正,预计2020-2030年期间中期中国粗钢年产量峰值为9.35亿-9.85亿吨。因此,在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下,铁矿石 价格在显著回升之前必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价周期。这对全球铁矿石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那些生产成本较低的企业才能维持盈利。
2015财年,必和必拓将继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铁矿石单位生产成本并提升产量,预计西澳铁矿石产量将提升7%,吨矿现金成本预计降至15美元/吨(2014财年下半年,必和必拓西澳铁矿石吨矿现金成本为17美元/吨,全财年吨矿现金成本为19美元/吨)。
2000年,铁矿石产量仅为9.5亿吨,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2亿吨,至少翻了2倍。这期间,新的铁矿石生产商不断进入市场,现有的生产商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前所未有的需求。
市场规律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威尔森在今年6月3日的报告《铁矿石基本面》一文中写道:“就像所有大宗商品周期一样,铁矿石的供给增长在2011年左右超过了需求增长。成本曲线开始变得扁平,价格开始降低,开始回归均价。”